剑指“全国最优” 德阳推动营商环境更“赢”商 天天速讯
当前德阳正大力开展数字化车间建设,推动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变。受访者供图
“您对我市营商环境总体评价是什么”“对于优化我市营商环境,您还有哪些宝贵的建议”……
3月13日,德阳启动为期一个月的营商环境调查活动,聚焦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围绕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创新环境、人文环境六个方面,邀请经营主体为营商环境建设说意见、提建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是德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3月初,德阳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明确提出,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德阳高质量发展的“命门之穴”,以营商环境的新面貌来激发发展新活力、构筑竞争新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资源要素加速汇集德阳,让营商环境成为德阳最闪亮的“金字招牌”。
剑指“全国最优”目标,德阳如何加大力度,做好“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这张考卷?
定方向
营造“六大环境” 打造营商环境创新标杆地
政策对优化营商环境起着关键支撑作用。
“我们正在编制修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赋能德阳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德阳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德阳在拟出台的这份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三年三步走”的目标任务,其中包括:2023年将重点系统解决市场环境、政务服务、监管执法等方面制约营商环境提升的突出问题;2024年将启动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2025年力争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争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等。
“具体实施方面,我们将着力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促建促产的投资环境、引领发展的产业环境、更具活力的创业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六大环境。”德阳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德阳市将实施24项改革举措,实现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突破困扰经营主体发展的关键瓶颈,增强集聚和配置各类资源要素的能力。
此外,通过对全市不同区域政治经济微环境和产业基础进行考量,德阳还明确,利用三年时间,在德阳经开区、德阳高新区和德阳市旌阳区建设示范区。
具体而言,德阳经开区将打造营商环境制度创新区,深入推进“央地协同”产业发展机制,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制度供给机制,深入开展“一业一证”+“证照联办”改革、“用地清单制”等先行先试工作;德阳高新区将充分发挥成德同城化“桥头堡”作用,强化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加快构建开放式产业创新生态圈,打造营商环境前沿示范区;旌阳区作为德阳主城区,将对标成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建设,推进城市更新、国际会展、数字经济等特色服务,全力打造城市CBD高端营商环境。
“目的就是要通过三年努力,打造营商环境创新标杆地,将营商环境从‘考得好’向‘真的好’转变。”德阳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优服务
做好加减法 加快建设“零提交证明城市”
“在窗口填写了一张表单,水电气信安装手续就全部搞定!”近日,广汉市汇鑫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在该市行政审批局“水电气联合报装”综合窗口一次性办结手续,“真的为我们推进项目节省了时间。”
此前,有建设项目业主反映,在办理水电气信接入手续时存在“多头跑部门、反复填资料”,影响工程开工进度。为此,广汉市有关部门联合推行水、电、气、通信、广电“联合报装”工作,有效缩短审批时限,方便企业快速办理。目前,该市1291项依申请服务事项可网办,137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通办”。
“做好加减法”是德阳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发力点和突破口。
坚持“以时定效”为检验标准,德阳市扎实推进“蜗牛审批”整治行动,最大限度促进服务流程最优化、收取资料最简化、办事用时最小化。同时,德阳还依托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点和银行邮政网点、通信运营商营业厅、大型商场、社区、医院等点位,大规模建设24小时自助式政务服务超市,在银行、邮政营业网点增设“政务服务专区”,开展指定的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事项帮办代办服务,打造“城市10分钟、农村半小时、网上全天候”服务圈。
“提质增效方面,我们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成本、减跑动、减排队为抓手强力推进流程优化再造,目前,不动产登记窗口流程已经由原来8个环节,简化为排号、办理2个环节,精简窗口比例达到66%以上,平均用时仅40分钟。”德阳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德阳将加快建设“零提交证明城市”,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全市政务服务领域80%的证明事项,实现“免提交”,300个以上高频、简易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秒批秒办”专区运行。同时,强化科技赋能,大力推广APR+AI、区块链、CA证书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智能审批水平,力争三年内全市全域建成智能政务服务大厅。
强保障
聚焦纾困解难 打通惠企政策“最后一公里”
日前,绵竹市税务局工作人员来到四川山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猕猴桃种植基地,为企业负责人陈元汉讲解便民办税政策,询问企业涉税需求。“谢谢你们上门服务。”陈元汉连声道谢。
营商环境好不好,经营主体说了算。聚焦纾困解难,德阳多次召开企业座谈会,推出一系列惠企纾困“政策包”,有效打通惠企政策“最后一公里”,助力企业发展。
“我们充分发挥企业服务中心作用,发扬‘店小二’精神,‘一企一策’纾困解难。”德阳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充分了解企业需求的同时,德阳深入开展“惠企白条”整治行动,各区(市、县)和市级各部门聚焦市场准入、要素保障、减费降税、金融支持、招商引资、环境保护、招标投标等领域,开展全面清理,及时梳理“废改留立”清单;同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建立涉企政策信息集中公开和推送制度,推动政企精准对接。
政策要出好,更要落地好。为进一步提高政策兑现率,德阳还探索建立了政策“前期研究—制定—实施—督察—评估—反馈—完善—退出”机制,提高政策可操作性、可执行性。
“我们紧盯政策制定‘前端发力’,既‘连天线’,抓好上级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又‘接地气’,紧贴德阳发展实际,建立企业家共同参与的涉企政策制定机制,体现更多‘自选动作’和‘特色做法’。”德阳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此基础上,德阳健全惠企政策“一站式”兑现机制,制定了标准化《办事指南》,推动“免申通享”“直补快办”,并加大惠企政策落地考核力度,适时开展督查“回头看”,确保各项政策实打实、硬碰硬落地生根。(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