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资讯!国产 9.0,比《隐秘的角落》更“狠”

2023-04-26 12:27:32 来源:肉叔电影

还记得 2020 年被《隐秘的角落》爬山梗支配的恐惧吗?

如今,导演兼主创带着新剧回来了。

《漫长的季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依然是熟悉的 " 辛式 " 悬疑剧——

它尊重观众智商自不必说。

就连片头动画,镜头调度,乃至配乐,各种讲究,妥妥的电影质感。

依然是熟悉的 " 张东升 " ——

然而这次秦昊为了不秃头真的拼了。

土黑土黑的,满脸疙瘩,还挺着个油腻的啤酒肚,一开口就是嘎嘎的东北话,味太冲了。

再加上范伟等老戏骨加盟,上线 4 天,豆瓣刚刚开分 9.0。

不烂尾的话,很有希望冲击今年的国产剧最佳宝座。

但。

和《隐秘的角落》不同。

这部阵容更强,制作精良的剧却没有得到更大范围观众的认可。

热度一般,更谈不上破圈了。

为什么?

或许,我们可以从一个 " 闲笔 " 说起。

01

《漫长的季节》讲述的,是一个跨越了 20 年历史的东北小城——桦城里发生的凶案故事。

分 1997 年、1998 年和 2016 年三个时间段叙述。

1997 年,凶案的前一年。

桦钢厂火车司机王响(范伟 饰)的儿子王阳(刘奕铁 饰)没考上大学,巧遇在舞厅打工的沈墨(李庚希 饰),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丝情愫。

但此时,收养沈墨的大爷大妈也来到了桦城,这一家,似乎藏着难以告人的秘密。

1998 年,桦城碎尸案。

凶手将一名女子残忍杀害,并四处抛尸。

一时间人心惶惶,警方也束手无策,于是刑警马德胜(陈明昊 饰)联合起桦钢厂的老员工王响、龚彪(秦昊 饰),试图查明真凶。

2016 年,套牌撞车案。

王阳去世许多年后,王响和表亲龚彪在一次套牌车撞人意外中,发现了凶手再度出现的踪迹。

于是两人联络起当年侦办此案的马德胜,决定一同找出真相。

故事,基本就围绕着这三人组展开。

很复杂?

其实一个场景便可以了解剧集的风格。

第四集,刑警马德胜决定拉拢火车司机王响破案,于是请他吃了顿包子。

期间自然少不了的 " 自夸 " 与 " 贫嘴 " 环节。

比如王响推理完凶手抛尸行为动机,马德胜夸了一句:" 你就是桦钢的福尔摩斯 "。

王响答:" 你要是这么说,我就不客气了。"

马德胜:" 王师傅你开火车屈才了。"

王响:" 那不能这么说,因为毕竟,我在火车司机这个领域,也干到了翘楚的地位,也进入了那种舍我其谁的境界。"

嘴碎,加上洗脑的方言,喜剧效果拉满。

但仅仅是喜剧吗?

也不是。

它对人物的刻画尤其细腻。

比如马德胜。

有一处闲笔。

两人吃饭刚坐下,画面外传来了一声孩子的尖叫。

马德胜的反应是什么?

稍稍一回头,看清情况,又不动声色地回过头,继续喝他的那碗豆浆去了。

与剧情毫无关系的两秒钟,却很有效地表现了他的警觉。

既勾勒出了人物的性格,也尊重了观众的智商。

而更重要的。

是剧集里无时无刻不呈现出来的人文关怀。

你看他是怎么说服王响 " 免费 " 加入破案的。

他不说请你帮忙,也不说需要你配合,而是用了一个比喻," 做我长在桦钢的一只眼 "。

为什么?

因为当年正值下岗潮,国企员工纷纷被辞退,激起了不小的风波,警察都去维持秩序去了,于是马德胜只好找 " 外援 "。

这时候镜头给的是什么呢?

夜幕下的桦钢。

冰冷、沉默,且成为历史的桦钢。

这便是剧集的一个明显特点:明明说的是凶杀案,但实际上,它把更多的镜头给了一座城市,讲述一个城市在巨变时期的情感温度。

但显然。

导演也并不想在这文艺的氛围中停留太久,会显得矫情。

于是接下来,又让王响用一句台词 " 破了功 ":

- 马队,你是个诗人。

- 我不是诗人,我就是刑警,天生就是刑警,办案这事你可以到市局打听打听,你看他们服不服。

果然人均 " 自夸王 "。

可以这么说。

和强悬疑的《隐秘的角落》不同,《漫长的季节》悬疑味并不浓。

它依然讲述着 " 阳光下的秘密 "。

依然有着独具一格的审美。

依然足够发挥了演员的演技。

甚至,把儿歌变成 " 恐怖歌曲 " 的做法都如出一辙。

但。

正是因为这 " 悬疑味不浓 ",让它受到了无数的质疑。

02

在很多奔着悬疑推理而来的观众看来,这种生活化的表演,加上慢悠悠的叙事,显然是不合格的。

于是剧集开播后,各种吐槽不断。

最普遍的,则是剧情推进太慢。

慢吗?

的确慢。

剧集目前已播 6 集,非但凶手的影子没有看见,就连受害者到底是谁都没有查出来,这种反常规的罪案剧拍摄方式,注定是不符合当下短视频大环境下观众的口味的。

这也是其出不了圈的主要原因。

传统的犯罪片是什么样子的?

节奏快,而且还透着冷峻暗黑的气质。

这样的风格必然带有一定爽感,让你在找到凶手之前神经紧绷,就为了最后恍然大悟的痛快。

就像那些悬疑片的视频解说。

需要持续不断地给你爆点。

但不知道你发现没有,辛爽一开始就抛弃了这一传统叙事。

还是《隐秘的角落》。

哪怕是那段让人毛骨悚然的高潮——张东升带岳父岳母去爬山的情节,也是第一集一上来就给你了透底。

它的着力点不在于呈现谁是凶手,而是要给观众还原,凶手为什么是凶手。

但《漫长的季节》呢?

走得更远。

虽然保留了谁是凶手的悬念,但重心显然被 " 转移 " 掉了。

辛爽曾经说过做这个剧本的原因:

一桩罪案发生在不远处,叙述者却微微偏移视角,开始巨细无遗地展示旁人的生活琐事,明明是一件 " 很重 " 的事,却可以用很生活的东西把它消解掉,我喜欢这样的东西。

甚至在完整剧本的阶段,他就拿掉了原剧本里夸张和奇情的部分。

没错,冒险地舍弃了那些更容易吸引人眼球的噱头。

取而代之的,是用一种生活流的叙事。

为什么?

因为他要用这种更接地气的方式,让这漫长的 20 年,流动起来。

谁说罪案片就一定要时刻紧绷着神经?

谁说设置了悬念就一定要持续不断地投喂?

案件当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难到不可以是那些在案件周围,被影响着的人吗?

所以,对于《漫长的季节》来说,凶案不是重点,重点是被牵扯进案子里的那些流动的人。

比如王响。

一个爱多管闲事,思想带着旧时代痕迹的小老头。

路过看到阿婆捡垃圾,他都要批评一句。

桦钢是我家卫生靠大家

作为退休老职工,这点觉悟都没有啊

完了把翻的东西再装回去

但在知道自己管的 " 闲事 " 是一起碎尸案之后,身体上却很 " 实在 " 地狂吐不止,甚至躺进了医院。

又比如邢三儿。

在他还是保卫科科长时,不可一世。

倒卖着钢厂的物资,总是一副盛气凌人的姿态,让人气得牙痒痒。

可时间一转。

当你看到 20 年后他装着个尿袋生活,那种跌入谷底的落魄,又让你不由地心酸不已,觉得他就是个被时代抛弃的人。

生动之余,又带点冷幽默。

让我们不知不觉中,可以看到一个时代里,一个个底层的人,他们身上那些或倔强或残破的底色。

这是这部剧的价值所在。

但也许,在这样一个速食的时代,这种做法,注定就讨不了大众的好。

03

但问题是,如果你认真看剧,你真的会觉得《漫长的季节》漫长吗?

它的节奏真的如传言中一般,很慢吗?

抱歉,在这里我要说一句得罪人的话:

很多觉得节奏太慢的人,可能都是开的二倍速开剧。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漫长的季节》是一部用镜头语言来叙事的剧集,很多细节,你不去观察不去思考,就会被省略,被忽略掉了。

就拿一场戏几个转场镜头举例吧。

先是王响的儿子王阳,没考上报考的学校,于是跟着考上的朋友到学校去看看。

他戴着耳机听歌,黯然神伤——直到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这份沉默。

这个叫沈墨的新生,向他问路。

这是命运般的相遇。

沈墨就这样撞进了王阳的生命里,成了他灰暗生活里的一点亮色。

但随即。

剧情并没有过多交代两人的关系,而是用了一个镜头。

微妙的表情、光线与环境的变化,适当的留白,就能让观众自动脑补剧情的进展,也埋下了悬念。

沈墨死了?

同样的一个镜头。

王响在家中吃饭,他伸出手来抓住王阳。

镜头继续往上移,王阳浑身湿透。

注意开头这里王响努力抓住王阳挣扎的手

吃完饭,天亮了,王响趴在桌上睡着了。

镜头又缓缓往后移——墙上赫然出现王阳的遗照。

王阳死了。

这几个缓慢的长镜头,不停地在三个时空间穿梭,但即便不用对话提示,剧情和悬念也都已经清晰明了。

王阳的死,和沈墨有关。

它在 " 慢 " 中,就完成了犯罪剧该有的案件推进。

但这就结束了吗?

没有。

再注意几个细节。

王阳曾经约沈墨去看电影,《泰坦尼克号》。

最后王阳没有赴约,电影刚好播放到 Rose 落水的情节。

后面还有一幕,警方在河边发现碎尸。

这个地方,跟王响给儿子喊话的地方似乎是同一个位置。

再联想起王阳的那首诗:

打个响指吧,他说

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

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

面前的人们此事尚不知情

仿佛一个寓言,伏笔都给你清清楚楚地写好了。

只要你够仔细,就能推导出事情的经过,剩下的,编导只需要把重心放在刻画人物身上就好了。

但可惜的是。

也许,在二倍速中,这些都被你当做 " 闲笔 " 给带过去了。

是的。

现在很多时候,我们看剧,确实有些过于 " 急功近利 " 了。

想的是编剧给我们更多明确的信息。

想的是每几分钟就要有一个惊天大逆转。

以至于习惯被投喂,而少了与编导意识里的交流。

这导致的结果是。

任何类型,仿佛都变成了只有一种拍法,任何作品,仿佛都变成了只有一种价值取向。

就像这部剧里。

有为数不少的人,会因为 " 节奏缓慢 " 而失望,会因为展现澡堂的场景而痛骂,会因为拍了主角随地小便而指责其会引起不良风气。

而从不会设身处地地去想。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故事里的这些人经历了什么。

而这,也是班宇从和辛爽的讨论中感受到:

他想讲的不是一个案子,也不是所谓的 " 东北 ",而是一个人、一群人、一代人,时间和那个时代是如何从他们身上驶过,给他们留下了什么样的痕迹。

诚然。

爆米花是甜的,无脑流是爽的。

但我们也该尊重一下那些尊重观众的创作者,不是吗?

今日打工人:王家卫生委员

上一篇:

支付宝联合合作伙伴推出“一老一小”宝贝计划,聚合超百种老幼健康服务

下一篇:

支付宝联合合作伙伴推出“一老一小”宝贝计划,聚合超百种老幼健康服务

推荐阅读